语文儿童散学归来早的下一句,「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」小园笔记(十二)

有时候免不了要想想以前,倒也是幸福满满。

90年代,带着懵懂和憧憬参加了工作。一个月工资109元,小伙食补贴3元。第一次拿到工资,那个高兴啊,给了家里50元,买肉买菜好好犒劳了自己一下,终于能养活自己了。后来攒了整整三个月的工资买了一辆自行车,用它去看同学,去别的学校打篮球,半夜里骑着它去有电视的中学里看世界杯;或者和自己的学生一起去春游,年少不知愁滋味。上班时就是一孩子王,除了上课,领着学生们踢足球,捉迷藏,或者开沟种树平地种花种菜,那种的菜学校吃不完还可让民办教师带回家一点,算是福利,个个喜笑颜开。下班后不回家,或去农家地里和老乡寒暄,摘草莓,吃西红柿,打桑椹哄得肚子鼓鼓的;或者三五个老师打平伙,每人凑上份子钱,喝到微醉,民办教师们吹拉弹唱,我们几个不会的跟着吆喝几声,那一夜睡得真香。再后来,结婚生子,每每回家时带上几斤土鸡蛋,抓上一只老母鸡,哄得妻儿欢天喜地。那时候,上班时教书育人,“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”;闲暇时读书写字,“枕上诗书闲处好,门前风景雨来佳”;节假日郊游外出,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”;同学朋友三两盅,与尔同销万古愁。

那时候的快乐,原来还藏在心中某个地方。也只有在这个无所事事的日子里才觉得那应该就是自己的天地风月,与世俗同流而不合污。

语文儿童散学归来早的下一句,「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」小园笔记(十二),第1张

农家小院

日子在物质生活日新月异中飞快地度过。

由我们所看到的长辈,以及我们这一代,从幼小的时期,在一盏半明半灭的青油灯下,“三更灯火五更鸡”的苦读,“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”的惬意。慢慢到了有了洋油(煤气)灯,再进到电灯(日光灯)、彩色电影、彩色电视,智能手机让人“近在眼前,远在天涯”的无奈的今天。

由惯听农村俚语的民俗歌谣,到达无线电的收音机,再进而发展到“身历声”的高级音响,欣赏世界各地的名歌妙曲的今天。

由穿钉鞋,打油纸雨伞,踩着泥泞的道路,上学堂读书,到骑脚踏车、摩托车,甚至驾驶私家轿车(汽车)亲自接送孩子们上学读书的今天。

由老牛拖车,瘦马蹇驴,单桨划船,到达机帆船、轮船、油轮货柜。由仰头上空看四翼飞轮机开始,到达随时可以乘坐喷射航机环游世界的今天。

由磨墨涂鸦到打字影印的数十年来,不敢说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但所读过的书,无论在白天或灯光下面,并不亚于现代青年的努力用功,老眼还不太过昏花的今天。

由自然科学的进步,发展到精密科技以来,声、光、电、化等的科技进步,促使声、色、货、利的繁荣。满眼所见,传闻所及,由父母所生,血肉所成的五官机能,好像都已走样。无论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嘴巴,不另加上一些物质文明的成品,反而犹如怪物似的,而且应用失灵,大有不能全靠本来面目应世之慨的今天。

语文儿童散学归来早的下一句,「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」小园笔记(十二),第2张

农家小院

然而,却常常使人低徊有感,不胜惆怅。我们今日的人样,真真假假,也就不足为奇,只当大家都在活世的大银幕上一番表演而已。是啊!假使内在没有一个东西,人生是相当空虚的。有事情做,忙的时候不觉得,如果一个人把事放下来,处在清灵当中,就要受不了啦!

人的情感有时候很痛苦。人生有许多烦恼,对父母、妻儿、朋友都无法说的,写写毛笔字,乱画一阵,也把怨气画去了。而且不会见人就发牢骚,有牢骚也发在字上面,在白纸上写下了黑字,自己看看,就把牢骚发完了,心中还能有所得。

语文儿童散学归来早的下一句,「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」小园笔记(十二),第3张

农家小院

伤心不常与人言,

静享寂寥是风范;

怒不轻发且隐忍,

实乏浪漫与温柔。

天生一副严肃相,

却是人间脆弱情;

看尽世间丑恶事,

常怀普度众生心。

语文儿童散学归来早的下一句,「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」小园笔记(十二),第4张

图片来自网络

语文儿童散学归来早的下一句,「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」小园笔记(十二),第5张

图片来自网络

供稿:半日闲谭

声明:本站部分文图来自网络,版权属于原作者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
作文哥_中小学生作文网_中考高考满分作文_初中作文_高中优秀作文大全 » 语文儿童散学归来早的下一句,「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」小园笔记(十二)

0条评论

发表评论

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

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