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文今朝有酒今朝醉下一句,他才华横溢,名字无人知晓,诗句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,人人皆知

他满腹经纶,却十试不第。他一腔热血,却报国无门。他才华横溢,却无人赏识。

他敢说敢做,却屡屡得罪权贵。他一生跌宕起伏,却始终坚守心中的信念,苦苦追求。

他是罗隐,晚唐诗人。在唐朝末年那样一个风雨如晦、满目疮痍的时代,他以诗为利剑,指向人间各种不公事。

01.少年不凡,初显才华

罗隐,公元833年出生于杭州。原名罗横,字昭谏,字号江东生,后改名罗隐

小时候便在乡里以才学出名。他的诗和文章都为世人所推崇,与另外两个同族才子被合称为“三罗”。

语文今朝有酒今朝醉下一句,他才华横溢,名字无人知晓,诗句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,人人皆知,第1张

由于家里穷,罗隐不得不经常外出做短工。清明前的一天,下起了蒙蒙细雨,东家准备了一壶酒和一盘米粿(guǒ)。这时,东家来了三个秀才,于是东家招呼他们一同就餐。秀才们瞧不起这位小伙计,就说,每人作诗一首,作诗不成,不得同吃。

罗隐装出为难的样子,秀才们大笑,争抢献诗。轮到罗隐了,他说,我的诗比较长,中间不得打断,不然就不做了。秀才们齐说:“不打断”,“不打断”。

罗隐轻咳一声,吟道:“清明时节雨嘀嗒,种田老倌肚饿煞。喝杯老酒润润喉,吃个米粿填肚角。”说完,一仰勃喝完了酒。“两个三个不够饱,再加四五六七八……”

他边念,边吃,没等秀才们反应过来,就把一盘米粿吃光了。最后续了两句:“填饱肚子下田去,哪有闲空瞎撘白!”说罢,扬长而去,剩下三个秀才坐那干瞪眼。

02.意气风发,长安赶考

罗隐从小学习刻苦,年纪轻轻便学富五车。考中举人后,意气风发,踌躇满志地离开家乡杭州,前往长安参加进士考试,这一年是公元859年。

在他看来,自己的人生才刚刚开始,他的仕途就要大放异彩。就在罗隐做着一举夺魁的美梦时,社会时局却早已悄悄改变。

语文今朝有酒今朝醉下一句,他才华横溢,名字无人知晓,诗句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,人人皆知,第2张

晚唐时期,政治腐败。朝廷上下,已无人再为天下国家操心,人人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。科举,在唐末已经不再是选贤取能的考试了,而是官员们敛财的工具。

少不更事的罗隐,自觉满腹才华,他胸有成竹,略加思索,一气呵成。内容详实,书法雄健,堪称完美。答完考卷,信心满满地回到客栈,等候中第的消息。可是,他等来的却是落榜的噩耗。别说状元,红榜上密密麻麻的名字,压根就没有“罗隐”二字。

03.小人谗言,二次落榜

罗隐不甘心,他在长安住了下来。他坚信下一次考试,自己一定能金榜题名。为此,他从不游山玩水,而是积极备考。一年里,他以诗会友,结识了很多人。很快,也有了一些名气。

罗隐性情刚直,看不过眼的事情就要说。他曾经写过一首诗《柳》,讽刺那些专进谗言,刻意伤人的奸佞之徒。为此得罪不少京城权贵,他们对罗隐十分恼恨。

罗隐第二次科考之后,唐昭宗看到了他的试卷,觉得此人颇有才华,想要录用。可被罗隐得罪过的官员暗中使坏,他们拿出罗隐曾经写过的一首《华清宫》,给昭宗看。

楼殿层层佳气多,开元时节好笙歌。

也知道德胜尧舜,争奈杨妃解笑何。

这是一首讽谏诗。说的是,楼宇宫殿里一片歌舞升平景象,统治者明明知道应以尧舜为榜样,怎奈却为赢得贵妃一笑想尽各种办法。

唐昭宗一看,这首诗暗含讽刺唐玄宗之意,是对皇家的大不敬,便把罗隐的名字划去。

语文今朝有酒今朝醉下一句,他才华横溢,名字无人知晓,诗句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,人人皆知,第3张

两次科考落榜,罗隐身上的傲气,已经被磨平了大半。本以为自己才高八斗,一定能够在仕途上有所作为,岂料这两年下来,自己连进入仕途的机会都没有。想到这,罗隐不禁有些心灰意冷。

04.再接再厉,冲击三考

“真的勇士,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,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。”罗隐,就是这样一位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勇士。他不甘示弱、百折不挠、再接再厉,埋头准备第三次科考。

公元861年,是个灾年,正逢天气大旱,百姓颗粒无收,各地出现了很多难民。唐昭宗对此束手无策,只能祈雨于神灵,希望上苍能怜他一番赤诚之心,降下大雨。可惜,老天不肯帮他,丝毫没有下雨的迹象。

于是,唐昭宗想到了一个办法,在科考试卷中增加一道题,就是问考生如何防治旱灾。罗隐看到题目后,实事求是,把他的真实见解写了下来。

他奉劝唐昭宗要未雨绸缪,勤政爱民,不要遇到灾难时,一味地祈求神灵,最后还提了几条具体的建议。

遇到明君,可能会被认为是人才。可唐昭宗看后,龙颜大怒。他认为罗隐是在质疑他的能力,便再一次将罗隐从花名册上除名。就这样,罗隐第三次科考又落榜了。

05.锲而不舍,十上不第

按说事不过三,既然已经三次落榜,罗隐应当知难而退,天下之大,并非只有仕途一条路可走。可罗隐偏偏锲而不舍,就是要第四次、第五次地参加科考,以至于当时的阅卷官和监考官们都认识他了。

语文今朝有酒今朝醉下一句,他才华横溢,名字无人知晓,诗句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,人人皆知,第4张

罗隐虽然名声在外,无人不知,却始终未能遇上生命中的伯乐。一连考了十几次,罗隐都未能及第。此时的罗隐早已是心力交瘁,十多年的光阴,最终也没能换来走进仕途大门的敲门砖。

晚唐政治黑暗,人才得不到重视,加之罗隐诗文讽刺性太强,不招统治者喜欢。

罗隐看透了这一点,不再寄希望于仕途,于是,写了首诗抒发心中情感。

得即高歌失即休,多愁多恨亦悠悠。

今朝有酒今朝醉,明日愁来明日愁。

语文今朝有酒今朝醉下一句,他才华横溢,名字无人知晓,诗句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,人人皆知,第5张

这首诗,虽说包含了政治失意后的颓唐情绪,但何尝不是藐视功名的激愤之语呢?吟罢此诗,罗隐便离开长安,归隐九华山,时年五十岁。

06.归隐山林,冷观社会

公元884年,黄巢起义,唐朝陷入一片烽火之中。罗隐敏锐地感知到,山河将不复存在。比起落榜的失意,失去国家成了罗隐心中难以抹去的痛苦。

对历史的兴废枯荣,罗隐总是冷静客观地去分析。有兴就有废,有些不是人为能挽回的。因此,诗人笔端,经常流露出对盛世王朝兴替变迁的无奈,并伴以清醒的认识和痛苦的反思。

语文今朝有酒今朝醉下一句,他才华横溢,名字无人知晓,诗句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,人人皆知,第6张

人们常常会聆听到,他对“可伶高祖清平业,留与闲人作是非”的悲鸣;会目睹到,他对“霸主两亡时亦异,不知魂魄更归无”的哀伤;会感受到,他对“君王忍把平陈业,换取雷塘数亩田”的愤慨……

他冷观社会,愤世嫉俗,用锋利的笔触,揭露现实的丑恶,批判政治的腐败,抒发心中的块垒。

罗隐确是人才,可惜,生不逢时!


作文哥_中小学生作文网_中考高考满分作文_初中作文_高中优秀作文大全 » 语文今朝有酒今朝醉下一句,他才华横溢,名字无人知晓,诗句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,人人皆知

0条评论

发表评论

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

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