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文举杯邀明月下一句,举杯邀明月,凭栏话中秋

语文举杯邀明月下一句,举杯邀明月,凭栏话中秋,第1张

中秋节,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,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。因为农历把一年分为四季,每季又分为孟、仲、季三月。而中秋所在的农历八月十五日,既处于“秋之中”,又位于“仲月之中”,故名为“中秋”,亦称“仲秋”。

2006年5月20日,中秋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自2008年起中秋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

中秋节有很多别称:有的因秋分夕月(拜月)而谓之 “月夕”或“祭月节”,有的因节期在八月十五,而称"八月节"、"八月半";有的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以 “月”为特色,便俗称"月节";中秋节月亮圆满,象征着家人和睦,骨肉团聚,因此又称"团圆节";在广府地区,中秋节被称为"月光诞";时值大量瓜果成熟上市,还有人将其称"果子节";侗族称为"南瓜节",仫佬族称为"后生节"……

表面看,中秋是由上古时期天象崇拜的遗存演变而来。蒙昧时代的人们无法解释风霜雨雪,电闪雷鸣等现象,便想象着是天上有超自然的“神”在左右着地球上的一切。而太阳和月亮,这两个交替出现,对白天和黑夜分别有着重要影响的两个天体,所对应的的“太阳神”和“月神”自然便成为先民们膜拜的对象。《礼记》曰:“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”,说的就是人们春拜太阳、秋祭月亮。这说明,至少在汉代以前,就已经有了“官办”的祭月、拜月的活动了。行久成俗,渐渐地,祭月,便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。

上古时期,先民们祭月的时间却并不一定是在八月十五日,而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的那一天。汉代以后,为了统一使用阴历(夏历、农历)历法,才把祭月的时间定在了农历八月十五。可见,中秋节是时令、习俗的综合反映,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提炼。

语文举杯邀明月下一句,举杯邀明月,凭栏话中秋,第2张

按说,经过了漫长冬季的消耗,大多数人家在初春时期已无太多余存可供节耗,而且还即将面临青黄不接的“苦春”,而祭月之时,正是瓜果成熟,粮食满仓的相对宽裕时期,“祭月”规模应该更大,气氛应该更为浓烈才对。可事实却恰恰相反,我国民间对春节的重视程度历来超过中秋(祭月)!这折射出中华民族永不满足于现实,永远把眼光放在未来的民族精神。

但是,关于中秋节的起源,却流传着一些神话般的传说。有的说,此乃唐玄宗的助推。唐明皇曾携杨贵妃八月十五月下徜徉,看着天上明亮的宫阙,竟突生月宫漫步的奇想。经天师一番作法,终于平步青云,来到月亮之上,虽不曾进入富丽堂皇的月宫,但也尽瞰迤逦无限的都城长安。正在陶醉间,突然传来一阵阵清丽奇绝,婉转动人的仙乐,让精通音律的唐玄宗如痴如醉,不由得发出“此曲只应天上有,人间能得几回闻?”的慨叹,回来后就将所听到的乐谱记了下来,并以此编排出舞蹈《霓裳羽衣曲》。以后,每至中秋,唐玄宗都要邀群臣共赏此曲。渐渐地,人们便以此为节;还有的人认为,中秋节源自于嫦娥奔月。偷吃了不死药的嫦娥升天到月亮后,享尽了荣华富贵,却难耐广寒寂寞,每到八月十五月圆月夜,就会思凡返回人间,与夫君团聚,但须在天明之前返回月宫。这个传说正好迎合了人间骨肉间的离愁别绪,引发了共鸣,所以,每逢这一天,人们既想登月游月宫,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,更希望离别的亲人也能团聚。年复一年,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……显然,这些,以及其它一些传说,都是因中秋节而生,而非因它们才有中秋。

语文举杯邀明月下一句,举杯邀明月,凭栏话中秋,第3张

实际上,中秋节源自劳动人民丰收后的狂欢与庆典。“秋”者“庄稼成熟”也。秋收后,广大劳动人民既有收获后的欢乐的心情,又有农忙后的闲暇时光,同时,还有相对丰厚的物质条件。所谓祭月、拜月,不过是人们聚会聚餐,开展各种娱乐活动由头。

中国自古便是宗法制国家,家族、血脉在民族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,对人际交往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。这让“异乡异客”更感“在家千般好,出门万事难”。所以,古人是真正“非必要,不外出”的,就算当官发财,很多人也不愿“锦衣夜行”在他乡,而宁可“光宗耀祖”在故土。有了这样的文化背景,在这享受丰收硕果的季节里,人们必然更加牵挂漂泊在外的亲人,而远方颠沛的游子也更希望孝敬高堂,绕膝儿孙,和家人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,共享秋的收获。于是,团圆,便成为这个时期人们特别的期盼,也成为节日、聚会、欢娱的主题。唐代诗人李白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,杜甫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,宋代王安石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”,以及苏轼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……无不折射出中秋节浓烈的“团圆”元素。

但是,不管怎么说,节日的隆昌,归根到底还得以物质为基础。秦汉时代,祭月已成定式,但社会战乱不已,社会生产力受到破坏,能够“庆丰收”的人家终究还是少数。即使皇帝领办的祭月仪式蔚为壮观,气势恢宏,但民间却很少应声相应。到了唐朝,“中秋节”终于被“官方”认定为正式节日,但仍然难以飞入寻常百姓家。直至到两宋时期,理学泛起,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,利用封建行为规范约束个人行为便成了统治者最为推崇的事情。而家庭美满、团圆,正是社会稳定的基石,在加上唐朝以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,“中秋节”迅速被全社会普遍认可。到北宋时期,中秋节便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节日。按孟元老在《东京梦华录》的描绘,开封"中秋夜,贵家结饰台榭,民间争占酒楼玩月";而且"弦重鼎沸,近内延居民,深夜逢闻笙芋之声,宛如云外。间里儿童,连宵婚戏;夜市骈阗,至于通晓"。可见,人们对中秋节已是非常重视了。

明清时,中秋成为中国民间的主要节日之一。以“月”为核心,“团圆”为主题的祭拜、祈求、愿景、娱乐成为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。陆启泓《北京岁华记》载:"中秋夜,人家各置月宫符象,符上免如人立;陈瓜果于庭,饼面绘月宫蟾免;男女肃拜烧香,旦而焚之。"《帝京景物略》中也说,南京"八月十五祭月,其饼必圆,分瓜必牙错,瓣刻如莲花。……其有妇归宁者,是日必返夫家,曰团圆节也。"这里,流露出了对妇女的歧视。在当时,出嫁后的妇女,已不再算娘家人,即使团圆,也得到夫家去。

中秋节自古就有祭月、赏月、吃月饼、玩花灯等传统习俗活动。

语文举杯邀明月下一句,举杯邀明月,凭栏话中秋,第4张

古人们认为,人间的一切都由天上的“神仙”掌控着,掌控白天的是太阳神,掌控晚上的是月神。东西方文化中都有“神”的存在,但为什么中国尤其重视祭月、拜月,一直成为流传至今的古老习俗?因为,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,人们遇事,首先想到的不是“论理”,而是“找熟人”,而且以为“天上”也如此这般。所以,中国一直有"秋暮夕月",即在中秋的晚上祭拜月神的习俗,说白了,就是向月神“托人情”:每当中秋月亮升起,人们便在露天里,面向月亮摆上一条大香案,将"月神"牌位正对着月亮的方向立在上面,将两只点燃的红烛插在“月神”像前,按"其祭果饼必圆"的要求,在香案上依次摆上西瓜、苹果、红枣、李子、葡萄等圆形应季水果作祭品。然后,全家人, 甚至全族人,便在家长,或族长的带领下,依次叩头,拜祭月亮,祈求福佑。拜月后,全家人围桌而坐,边吃边谈,共沐清风,同赏明月。有的地方还建有诸如“拜月坛”、“拜月亭”、“望月楼”之类专门用于祭月、拜月的固定场所。最为著名的就是明嘉靖年间,为皇家祭月而专门修建的北京月坛。

祭月,太过严肃,更多是统治者借此“刷存在感”,民间更感兴趣的是祭月后轻松的赏月。但赏月不是简单地看月,而是在皎洁的月光,通过吃月饼、玩花灯、聚餐会饮等一系列的欢娱活动,体现节日的仪式感和喜庆氛围。

月饼,是用来祭奉月神的主要贡品,又叫胡饼、月团、丰收饼、宫饼、团圆饼等,其形状圆如八月十五的满月。与其他饼类食品明显不同的是,月饼有相当的厚度。其因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“象形”基因。“状如满月”、“厚实”在人们心中是圆满,没有缺憾的象征。把月饼做成厚实的满月形状,体现了人们对亲人们团圆平安的美好祝愿。所以,有些地方的人们在品尝月饼时有一个独特的习俗,很少会一人吃掉一整个,而会按全家人口数切成相应数量的小块,由大家分食之,其目的就是为了体现“缺一不可”,“所有的人都聚到一起才算圆满”的寓意,被谓之“吃团圆饼”。现在,品尝月饼,已成为全国各地最普遍,最流行,最必备,也最具标志性的中秋习俗。当然,对于皇家来说,还得“以天下为己任”,不仅要让自家幸福美满,还要让普“天下”百姓团圆安宁,所以,皇家的月饼往往做的很大,然后让很多人分食,借以喻示天下黎民百姓的“大团圆”。比如,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,就达到"径约二尺许,重约二十斤"之巨。

唐朝以后,月饼的制作越发精美、考究,不再仅仅是由面团制作的实心饼,还出现了以肉、蛋,乃至以各种食材为馅的馅饼。苏轼形容曰:“小饼如嚼月,内有酥和饴”。清朝杨光辅也诗云:“月饼饱装桃肉馅,雪糕甜彻蔗糖霜”……可见,那时的月饼内容十分丰富,已于现今无异。

语文举杯邀明月下一句,举杯邀明月,凭栏话中秋,第5张

在后来很长的历史时期内,甚至在上世纪末,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!有的画有福禄寿喜、嫦娥奔月的吉祥图案,有的写有团圆美满,欢度中秋的吉祥祝福语,透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。现在,虽然月饼包装越来越豪华,价格也越来越昂贵,但这类小纸片却再也不见踪迹,月饼所蕴含的,代代相传的“文化密码”也随之荡然无存。

至于月饼的起源,说法很多。有的说是起源于刘伯温。为了推翻元朝统治,朱元璋采用谋士刘伯温的建议,把 “八月十五夜杀鞑子”的起义命令写在纸条上,夹带在月饼中,顺利发送到千家万户,保证了起义的按时举行。徐达率明军攻占元大都北京后,每年的这一天,朱元璋都会和大家一起吃月饼,庆祝“国庆”。于是,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就这样延续下来;也有的说,月饼是由唐朝军队祝捷食品演变而来。唐高祖年间,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得胜后,八月十五日凯旋而回。但劳师远征,军中只有便于储存、携带的烤饼分赏大家。而此时,天上正好一轮明月高悬,恰如士兵手中的大圆饼,于是,士兵们就想象着月宫中的美女嫦娥,把这大圆饼称之为“月饼”。士兵们返家后,为了纪念那段艰难的岁月,每当八月十五时,都会再次吃月饼。于是,吃月饼便成为每年的习俗。还有的说,月饼源自唐高祖李渊。一次,在与群臣欢度中秋佳节时,李渊收到了吐蕃商人送来的装饰华丽的圆饼,便指着天上的明月说,“应将月饼邀蟾蜍”,然后就将这些圆饼分给大臣们同食,以显君臣一体,同欢同乐。这是皇上的赏赐啊,大臣们敢不感恩戴德?纷纷将其收起来带回家与家人同享。于是,中秋吃月饼便在民间流传开来。从月饼也被称为 “胡饼”,其馅多由来自西域的水果制作而成的情况来看,这种说法似乎还有些靠谱。

当然,不管是哪种说法,都只是增添了中秋吃月饼的意趣,助推了中秋吃月饼习俗的流传而已。而这个习俗本身,还是来源于生活,是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演变与融合。

中秋之夜,还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。燃灯本来是为了照明,但为了烘托节日的气氛,人们用竹条扎灯笼,或做成果品、鸟兽鱼虫的形状,或体现嫦娥奔月等神话传说,或为“庆贺中秋”等字样,并糊上色纸,或绘上各种颜色。把油灯或蜡烛点燃后,置于笼中,用绳系于竹竿上,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,或砌成某种形状,挂于房屋高处,俗称“树中秋”或“竖中秋”,既不失照明功能,又添富丽喜庆元素。各式各样的燃灯方式和形状,就是各种各样的“花灯”。虽然 “花灯”,包括制花灯、赏花灯,玩花灯,是中秋节俗的重要内容,但成本很高,需要耗费食油、竹材,甚至丝绸,所以,灯会虽然绚丽多彩,令人流连忘返,但其规模、持续时间、以及亮度,却受制于经济条件。越是富庶的地方,“花灯”文化越是繁荣,越是富裕的人家,其花灯越是富丽堂皇和形体巨大。比如,在岭南地区,“富贵之家所悬之灯,高可数丈,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,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,灯笼两个,也自取其乐。”所以,“树中秋”常常被富人们用来斗富,看谁树的高,看谁的灯更亮,谁的更精巧。当然,受益的还是普通百姓。管他谁富谁穷呢?只管享受入夜后的满城灯火,欢度佳节就好。

语文举杯邀明月下一句,举杯邀明月,凭栏话中秋,第6张

和“树中秋”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烧塔”、“点宝塔灯”。在一些地方,人们利用房瓦的弧形搭成宝塔状,将灯置于其内,灯光从瓦隙中透出,远看犹如一座巨大的宫殿,壮丽辉煌。清代苏州百姓所叠多为七级宝塔,中间供地藏王,四周燃灯,称为"塔灯";广州儿童用废弃瓦砾搭成的小“塔灯”,叫"番塔灯";另外还有水果灯。利用应季水果的完整外皮,刻通花,中间安放一个琉璃盏,红光四射,在地上投射出各种图案。如柚皮灯、小桔灯等,这是儿童们喜闻乐见的中秋玩具,常见儿童手提水果灯奔跑、嬉闹。有时,孩子们还会把这种灯放入溪流中,让其慢慢随波漂向远方,甚是意趣盎然。作家冰心在《小桔灯》中,对此做了完整的描绘。就连一些恋人也常常手持这种灯在灯会上流连徜徉。也有儿童直接在柚子上插满香,沿街舞动,叫作"舞流星香球";在江西、广东、广西等地还有“塔灯”的升级版“烧塔灯”。"中秋夜,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,堆成一圆塔形,有多孔。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于塔中烧之。俟瓦片烧红,再泼以煤油,火上加油,霎时四野火红,照耀如昼。直至夜深,无人观看,始行泼息,是名烧瓦子灯"。而在广东潮州,则以砖瓦砌成空心塔,填入树枝烧起火来……另外,广西还有“户秋灯”,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,外糊白纱纸,内插蜡烛即成,既可挂于祭月桌旁照明用,也可作为孩子们的玩具。

除了这些“大众化”的节俗外,全国各地还存在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中秋节俗。如京、津地区的“玩兔爷”;香港铜锣湾大坑地区从八月十四日起,就开始舞火龙;安徽的堆宝塔;苏州石湖看串月、南京人合家赏月称"庆团圆",团坐聚饮叫"圆月",出游街市称"走月",除了吃月饼外,还要吃金陵名菜桂花鸭;江西省吉安在中秋节的傍晚用稻草烧瓦罐,待瓦罐烧红后,再放醋进去,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;绩溪儿童“打中秋炮”;上海嘉定祭土地神"看会";四川人过中秋打粑、杀鸭子、吃麻饼、蜜饼;浙江沿海中秋观潮……

语文举杯邀明月下一句,举杯邀明月,凭栏话中秋,第7张

同时,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,各个民族也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中秋节俗:傣族拜月;彝族、苗族跳月、侗族偷月亮菜;高山族跳托球舞;蒙古族人"追月";藏族同胞中秋夜"寻月";广西侗族则“行月”;云南德昂族“串月”仡佬族宰牛过"八月节";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"望月架",合跳《农家乐舞》;广西西部壮族的"祭月请神";黎族称中秋节为"八月会"或“调声节”……


作文哥_中小学生作文网_中考高考满分作文_初中作文_高中优秀作文大全 » 语文举杯邀明月下一句,举杯邀明月,凭栏话中秋

0条评论

发表评论

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

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